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、服务模式、管理模式、人才培养模式,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。”医院作为中医药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,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丰富护理服务内涵与外延,医院发展相适应的护理服务体系,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护理服务。
创新服务模式
优质护理前移
中医护理服务由病房前移门诊
遴选中医护理骨干,在中医护理门诊开展虎符铜砭刮痧、火龙灸等35项中医特色疗法,现月服务门诊患者余人次。
专科护理服务由治疗前移预防
对前来PICC门诊和伤口造口门诊就诊的患者,在进行维护等专科护理外,重点转为疾病健康知识的宣教指导。
便民志愿服务由被动前移主动
组建暖心助诊团队,为前来就诊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及时提供导诊、助诊服务;设立传统功法宣讲队,每日在东、西两院区进行太极拳、八段锦等中医传统功法演示,为患者、家属、周边社区居民普及中医养生运动。
丰富服务内涵
温暖就医体验
提升特色,深入推进中医护理全科化
开展“一病一品”中医专病服务,从护理路径、护理方案、护理品牌入手,制定67个病种的“一病一品”常见疾病专科护理方案。实行医护一体化查房,每周由名中医专责护士跟随全国、省、市名老中医查房,“因人施护”,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。精准管理中医护理技术,制定《中医护理技术分级管理办法》,界定资质、量化评价,打造精细化中医护理服务。
提升素养,多维赋能专科护理新力量
推广护理MDT模式,针对病情危重、疑难复杂病例,打破专科界限,通过多学科合作,为患者制定个性化、专业化护理方案。落实分层、分类、分项培训,全员固本,提升专业服务能力;低岗强基,提升技能操作能力;骨干轮训,提升重症救护能力;中坚蓄锐,提升专科护理能力;高位聚能,提升护理管理能力。
提升品质,全面打开便民利民新思路
深化完善出入院床旁结算服务,在护士站为患者办理出入院手续和缴费业务,比例达住院患者的92.3%,年被评为山东省“三贴近一关爱”优质护理服务优秀案例。开展“一科一特色”活动,如儿科发放粘贴画表扬鼓励患儿、手术室自制减压手球安抚患者情绪、内分泌科的“能量加油站”让空腹检查后的患者不再“饿肚子”……推行“一口清”,实行护理服务全过程标准化沟通,提升住院患者就医获得感。
拓展服务外延
关爱延续到家
俱乐部织密患者“健康网”
将相同病种的患者召集起来,成立患者健康俱乐部39个,组织外出拓展、文艺晚会、座谈会等相关活动,辐射患者十万余人次。肿瘤三科的“康爱家园”俱乐部,以其独具特色的服务模式获得上级肯定。
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破解“行动难”
名“网约护士”线上接单,上门为出院患者或行动不便、高龄体弱、失能失智患者提供平衡火罐、留置胃管等46项护理服务,服务范围涉及7个县市区,服务半径达63公里。
志愿服务队“六进”送健康
人的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,进机关、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单位,开展健康义诊、中医护理技术展示、公益宣讲等,把中医药健康文化送到群众身边。